(to be used in teaching the course,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and Negotiation, on May 3, 20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GKAIS7Q4g
source:
dxmonline — 西元2009年07月20日 — 肯.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以生動活潑的案例來談教育制度。他深切希望教育制度能培育而非扼殺學生的創意。
Notes added by jsw:
This is good for teaching public speaking, not really suitable for discussion on education (and policy-making). It is like the comedian show, popular in some western countries, not in Taiwan. [The show ‘David Allen at Large’ was on TV long time ago when I was in USA.]
我不贊同「教育扼殺創意」這類娛樂新聞標題煽情化之句子。
有基本邏輯思考訓練的人,應該知道:我們把教育,視為一種機制 (mechanism),有足夠人數的所有可能的學生構成的集合,視為一種社會 (society or the set of all profiles)。如果我們檢驗後發現,針對社會裡每一類的 profile,實施教育這一種機制,對學生的創意,有抹殺打壓之影響,才能下結論:教育扼殺創意。
反之,如果有10萬學生,其中8萬位算是循規蹈矩,只是怎麼教怎麼學,也不會有創意。7000位是透過教育洗禮,變得有創意。1000位天生就有創意,不幸在教育過程中被淹沒或犧牲。12000位則是教育體制的漏網之魚(也就是浪費教育資源的學生)。
我們不能說:
教育制度必能培育學生的創意。
也不能說:
教育制度必會扼殺學生的創意。
一些沒有創意的人,常會怪罪教育制度不好,害他喪失創意。這種人到處都可見。
A拿菜刀砍死B,是A的錯,不是發明菜刀的人之錯,因為菜刀的用途,不是用來砍人的。
以前不只一位國文老師說過一則故事,萬惡不赦的盜匪在行刑前,要求生母給他吸一口奶,竟咬斷乳頭,表示都是母親沒教好。其實,十歲左右的我,那時就不相信會有這種事,撇開講述者是否有心理問題或嚴重意淫,也不談在古代那種文化背景,充滿肅殺之氣的刑場怎麼會有人脫衣服,自己殺人犯罪,最後竟然怪罪母親縱容他,我無法理解。現在更相信我當時的認知。
以該講者為例,如果他一直在家中,與老人家、寵物,談天氣聊是非(用流行俚語形容:嘴砲),度過15~20年,會有這種犀利幽默智慧?才怪!
P.S. 用字遣詞,是藝術,是功夫,更是態度與教養問題。正因為這樣,我不會加入『墮落教師聯盟』的粉絲團。那裡有很好的討論平台,發言人也不易是狀況外的嘴砲快閃族,只是粉絲團的主打介紹詞,竟是
『你很賭爛現在教育制度嗎?
你以墮落為己任嗎?
你夠瘋狂沒人把妳當老師嗎?
歡迎加入粉絲團支持我們
讓我們繼續 "有叫無累" 吧
"一日為師...終身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