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9, 2011

千山我獨行?

前言
Complexity is something that must be handled with great caution. 我常想,有沒有可能,在所謂的民意(含全國家長聯盟?)聲浪下,立法院與教育部不斷以瑣碎規定,對學校進行評鑑、輔導與約束,立意良好,真正的報酬率呢?衍生的負面外部效果 (negative externalities)呢? 學校每幾年被評鑑一次,算是大動員。學校有行政系統與教學系統,尚有人力、物力。如果有樣學樣,學校對每位教師也來個每年評鑑一次,結果又將如何?學生要惜福,因為我們老師,並沒有「有樣學樣」。

-----------------------------------------------------------
1:14 am, 12152011 sent
December 14, 2011

人事室主任 x教授如晤;

"Just where you stand in the conflict, there is your place.
Just where you think you are useless, hide not your face.
God placed you there for a purpose, whate'er it be;
Think He has chosen you for it; work loyally.
Gird on your armor! Be faithful! At toil or rest!
Whate'er it be, never doubting God's way is best.
Out in the fight or on picket, stand firm and true;
This is the work which your Master gives you to do."
~ Streams in the Desert

拜讀12132011收到的「教師評鑑分項評分表試評暨公聽會資料」,見到長達12頁的「xxxx學院教師評鑑分項評分表」,基於教育工作者之使命與個人專業,不得不陳述拙見。文責自負,雖不敢奢望,仍懇請全貌轉寄分享或公告,為感為禱。遵循學術倫理,目前此信副本同時傳送國際企業管理系(所)同仁,也呈送 董事長、校長與副校長。
容許我提供一些歷史背景。第一版(今年仍然採用的版本)的製作,經過專責小組多次會議討論,我也是小組成員之一。回想我在會議的多次發言與聽到的討論,年度自評,沒有詳細列出加分項目,既考慮教學單位之差異,也尊重教師個人特色與自我定位。基本精神在於自我列舉加分事蹟,並附佐證資料。每人一檔案夾(直接膠裝更佳,我自己就是如此做),既提醒每位教師自我檢核年度績效,也不會有人因三年總績效不佳,在2008年意圖造假2007年的研究成果。行政主管可以隨時調閱每位教師的教學、研究、服務自我揭露(self-revealing)資料。[我在美國任教三年,都是如此,在幾頁自評報告(備忘錄格式)末尾,系主任寫下他的意見,教師還有回應空間,然後資料送至院長室。楊濬中校長也曾經在逢甲採用類似作法,這些例子,已經是十多年前的。]當時的x校長曾經表示,三年一次的教師評鑑,就不會一樣,至少會納入校外學者的意見。我的粗淺了解是:後來,有些系教評會,未能認真把關:有些教師的自評分數高到破百:三年一次的教師評鑑,還是沿用一年一次的自評表格。個人認為,自評分數接近滿分,不是好事,因為成為鎂光燈焦點後,很少人經得起放大檢視,更沒聽說教師在轉換跑道時,新東家會採信老東家的高分考績。既然是自我揭露,所有自評資料(含佐證),當然可以在系上供全體教師瀏覽借鏡。因此,不知如何自我列舉加分者,可以經由瀏覽同儕資料而借鏡,不必大費周章,擬出一份奢望「放諸四海皆準」的表格,供他(她)們勾選。
律法與宗教,都能規範、導正人類的行為模式。兩者有一顯著差異,在於前者係立基於嚴謹且詳盡的規則,針對眾多的可能狀況,預先擬定因應措施或罰則,精神在於所謂的 contingency 與 justice。後者則強調樹立榜樣、鞏固與教化基本美德、相互扶持、廣泛凝聚力量與深入強化信念。兩者是互補關係,沒有太大衝突。如果在教意的大原則下,動員眾人,只是為了修改律法,而忘記正因為對「個人差異」之尊重,反而會持續增加律法的繁雜程度。如此為之,律法與宗教,就會有衝突。目前的「xxxx學院教師評鑑分項評分表」修正版(或其他版本),當然可以是執事者對所有教師的期望或要求。不同的執事者,可能在「對所有教師的期望或要求」上,會有所差異。人治之可貴、優秀學者之影響、良好校風與文化,道理即在這裡。目前看到的似乎是,動員所有教師,窮其力思考所有contingencies,還要化解目標的衝突,奢望完成一套律法形式的「xxxx學院教師評鑑分項評分表」,執事者不必提出對所有教師的期望或要求,只需依照律法逐條走,何來「人治」之說?遑論風行草偃之境界!
暫且不談律法、不提宗教,在少子化、退場機制議題正熱門的當下,「以企業化經營思維來辦學」之說,屢見不鮮。那麼容許我以大企業的管理為例。企業主管對員工的管理與考核,必然是分層負責與授權考核,不可能製作一份冗長的檢核表(check list),範圍包括製造、財務、行銷、物流、人資等部門的詳細績效,要求每位員工每年先逐項自我檢查。事實上,本校也沒有製作一份冗長的檢核表,範圍包括教務、學務、總務、研發與推廣、會計、人事、公關與所有教學單位的詳細績效,要求每位職員、職工每年先逐項自我檢查。更不可能,會有任何學校的董事會,製作一份冗長的檢核表,要求當下與未來的每位校長候選人先逐項自我檢查。多年前,遇到兩位校長,在校務會議中,會打斷某位習慣性離題發言的代表,理由約是:「不是我不讓你講十分鐘,只是我不能浪費100位與會者的1000分鐘。」這就是經濟學的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校長的明智果斷處理,讓資源不致於錯置。很多人都聽過,「不要驚動牠,等牠心甘情願唱歌」的比喻。我也常想,一件事情,我自己做,滿懷喜悅;要求大家一起做,也許會怨聲載道、無人受惠。分享一則小例子:因為學校要求全面點名,每次教大班必修課,我自己利用窗簾為背景,為每位同學拍大頭照,製作「有照片的座位表」。年復一年,我也注意耗費時間的逐年縮短與流程順暢度提升;同學整體配合拍照之態度,也與後來的上課情況有正相關。對此作法,我確實自我感覺極為良好,絕對不想為學生洗腳,也不想讓大多數老師跟進。也許有一天,有位教師自行設計十餘頁的 check list,為每位學生更客觀地評定學期成績,我會訝異但不會跟進。與此不同的是,如果有位教師要求同學集體設計十餘頁的 check list,每位學生自行填寫並附佐證後,才會得到該教師評定的學期成績,有誰能接受?曾經有一位同事,在系務會議強力主張,系裡應該擬一份制式推薦信,方便教師為每年申請留學的同學寫推薦函。即使冒著失去友誼之險,我還是直接回應:「親自撰打推薦信,本來就是教師的基本職責與能力。有人不會寫,我個人願意提供樣本。我們不應該為此而統一格式,限制其他人的發揮空間。」
延續「以企業化經營思維來辦學」之說,目前的「xxxx學院教師評鑑分項評分表」修正版(或其他版本),當然可以是執事者對所有教師的期望或要求,也有它的合理用途。例如,果真有不適任者,對人事聘任案結果如有異議,在自行舉證之時,該評分表即為理想的依據 (guideline)。學校對不適任者之輔導,也可以要求被輔導者依據該評分表舉證。這正是企業經營的「例外管理」,與要求全體教師每人每年逐項檢查並佐證,大異其趣。
我的預測是,不論最後修正版本為何,也不管修正與否,聰明又有實力的教師,拿高分不是問題。聰明但是沒有實力的教師,要取巧過關也不難。不聰明又沒有實力的教師,應該會得低分。請問:占大多數的其他教師,得每年填寫十餘頁自評表,準備且影印佐證資料,別忘記還有相關處室與教學單位之查核與認證工作,稱之為資源錯置與浪費的異象,應不為過。如果通過此一繁瑣的分項表,既成體制的一部份,當然會被攤在陽光下。只是,有意加入xx團隊的外校教師,會不會因此產生負面想法?依現代經濟學的術語,這也許是「負面訊號」。(取得證照與面試時穿著正式,是求職者釋放正面訊號之例。我曾指導一組專題,試圖探討為何本校的點名制度應該是、卻沒有被解讀為認真辦學的訊號。美國也有經濟學家針對前段大學教師不會自己強調有博士學位、後段大學教師多會自己強調博士學位,提出負面訊號之概念。)既然與機會成本、資源分配、訊號與負面訊號有關,對一位在經濟領域逾20年的教育工作者如我,豈能繼續保持沉默?
當第一版的分項評分表之主軸被大幅改變後,針對細項的項目增減與配分調整之討論,勢必淪為各方(勢力?)拉鋸戰,正如五人分兩枚金幣,不滿意者必過半。我真的沒有信心,執事者與同儕還願意回到基本面思考這一議題。既然不想加入拉鋸戰,進一步增加機會成本,我選擇不參加公聽會。
從921震災、911恐怖攻擊到幾次大海嘯之後,常聽人感嘆:「其實人是極為渺小的。」渺小的一粒砂,其實較易找到平靜。在每年最多感恩與省思的這個月份,願 上主賜智慧予眾人。

以馬內利

衛忠欣 

---------------------------------------------------------------------------------
12:57 pm, 12162011人事室主任回函如下:
感謝您的賜教,教師評鑑表是一項持續修正的歷程,
方符合全面品質管理中,追求品質改善的精神,
所以來年仍可能會因需求而調整。
如蒙核可,您的來函將連結於人事室的網頁,
作為暮鼓晨鐘之用。
並懇請您一本初衷,隨時給於人事室各項業務指導。

------------------------------------------------------------------------------------
1:11 pm, 12162011 jsw 再致人事室主任:
感謝!連結於人事室的網頁,也許才能發揮拋磚引玉之效。所有可能的各方指正,對我更有再教育的助益。